《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 北京报道 “名校办民校”或退出历史舞台。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下称《通知》),“剑指”公参民办学模式诱发的矛盾和问题,将对“公参民”学校进行专项规范。 市场分析称,“公参民”办学被叫停,一场转制大幕已缓缓拉开。两年过渡期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参民”学校将退出历史舞台。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认为,“民办教育中的乱象,促使年轻父母教育焦虑和经济负担加重,在深层次上还会影响到我国的人口出生率。种种情况说明,民办教育需要整顿,需要规范,才能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名校办民校”迎来大整顿 “名校办民校”的急刹车始于上海、广州。 2020年3月,浦东最牛初中——民办张江集团学校转制,成为一所公办初中;今年3月,一则“民办初中广州广雅实验学校转办为公办学校”的消息刷爆教育圈。 今年5月,国务院颁布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明确,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
未来两年的过渡期内,各地将全面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办学。其实,早在《通知》落地之前,各地的“民转公”动作频繁。4月以来,重庆市已有至少10所“公参民”学校确定拟转为公办;7月,山西太原9所学校宣布转公…… 据《湖南日报》报道,“名校办民校”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但这种做法占用了公共资源和名校的招牌,为少数学校牟利,不利于均衡教育发展。 创梦者教育集团董事长伍育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近期教育新政频出,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是规范和调整民办教育发展,中国的教育格局面临重新洗牌。” 各地在“民办转公办”同时,民办校也在瘦身,各地调减民办教育比例。今年湖南、江苏、四川等地,纷纷调减民办中小学的在校生人数。 湖南提出,将民办义务教育规模占比预计调减到5%及以下。江苏提出,原则上将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力争在2-3年内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占比降至5%以下,其中县域内的降至15%以下。 今年6月,四川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暂停审批设立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宣布暂停审批设立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此外要适当缩减2021年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 “公办学校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也产生了较多的问题。”今年5月17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这种模式一方面稀释了公办学校本身的品牌资源,加剧教育焦虑,由此衍生出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利用公办学校的优质品牌,采用民办学校的收费机制,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都造成了不公平竞争,扰乱了教育秩序。
调整背后:民办教育体量过大;一度出现过度资本化、商业化 民办教育政策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调整? “民办教育体量过大,跟政府的行为变化有关。”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认为,一些民办学校为了上市,与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结合,招生“掐尖”加剧了大城市的择校竞争和家长焦虑。 从目前民办教育的规模来看,2020年,全国共有民办学校18.67万所,占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总数的比例超过了1/3;在校生5564.45万人,占比接近1/5。 其中,各地民办教育学校占比较高也引发监管关注。2021年6月,在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四川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中发现,四川绵阳市涪城区民办义务教育所占比例偏高,在校生规模占比超过30%,个别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达1.7万人。 深圳市提出,“十四五”期间,民办教育阶段学校数量将从目前占比33.6%下降至15%左右。 “尽管民办教育在全国在校生中的占比在10%上下,这是合理的,但是很多大城市,包括农村,民办教育学生比重达到了30%—60%,这种现象是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的。”杨东平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民办教育占比高达60%的湖南耒阳就曾因把一些公办学校的学生分流到民办学校,引发群体事件。 “民办教育比重维持在10%左右,公办教育占比到90%,这是比较合理的。”伍育强坦言,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非常好的补充。 国内民办学校这一比例明显偏高,相较于国外,欧洲国家民办教育的比重通常在3%-7%,日本是2%。
近年来,民办教育行业出现的无序竞争、违规办学等乱象,甚至当前民办教育某些领域中出现过度资本化、过度商业化,亟待整治规范。 “名校”的优质资源本来姓“公”,这部分资源却被输送到“民校”。名校最稀缺的就是优质名师,一些民办学校为了稳住教学质量,不惜高薪挖人,形成校际恶性竞争。 此外,民办教育领域甚至出现一些“怪现象”——很多地方教育局长退下来以后,去民办学校当董事长,出现权钱交易的现象。 近年,一些民办学校和开发商“联姻”,房产商投入资本,“名校”投入师资、管理和“金字招牌”,通过“房地产+教育”营销模式,将中小学入学资格与楼盘销售挂钩,拉升房价,学校和开发商从中获取暴利。 一位从事义务教育行业20多年的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说,“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上述这种恶性竞争、‘教育+地产’模式等商业化、资本化运作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加剧了家长焦虑,这些肯定会退出历史舞台。” 民办教育出路在哪里? 近两年,一系列新的教育法规政策密集出台,标志着新一轮的教育大变革全面展开。 今年5月,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教育,保障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鼓励、引导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
民办教育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在明确公益属性的功能定位下逐渐淡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制定十分谨慎,是务实与改革相结合,既尊重当前民办教育发展的现实,保护民办教育举办者的权利,同时,也体现分类管理改革的精神。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王占阳指出,公办与民办教育的比例关系还需更好的调整。调整的主要方向,应当是政府更好地履行宪法规定的关于义务教育的职责,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提高整个义务教育的公共性,而不是特意压制民办学校。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原秘书长王文源撰文称,当民办教育发展的“人口红利”、“政策红利”和“教育剪刀差红利”已经或逐步消失时,举办者和民办学校应当在实践中坚守立德树人培养人的本职,抵制“忽悠”、消除“泡沫”、挤出“水分”。 [color=rgba(0, 0, 0, 0.8) !important]见习编辑:郭霁瑶 [color=rgba(0, 0, 0, 0.8) !important]本文来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