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2|回复: 5

“二阳”会大规模来袭吗?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2521

帖子

1万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900
发表于 2023-5-6 15: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冠检测阳性数波动增加 临床医生:“二阳”症状普遍轻于首次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2521

帖子

1万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900
 楼主| 发表于 2023-5-6 15: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4月21日至4月27日,国内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率和抗原检测阳性率波动增加,核酸检测阳性人数在一周内增加153.74%。
5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以及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市感染科主任医师处得知,近期临床上新冠感染人数的确增加了。
彭劼表示,感染新冠的症状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但普遍比首次感染要轻。是否感染新冠,免疫力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直接提高人体免疫力,提高免疫力的最好办法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过于焦虑、劳累。
4月中旬开始,新冠核酸及抗原检测阳性数波动增加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4月29日)数据,目前整体感染病例数相较于去年12月的高峰仍有明显下降,且未出现明显增长趋势,但4月21日至4月27日,国内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率和抗原检测阳性率波动增加。
具体来说,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数在2022年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4月21日-4月27日呈上升趋势,4月27日增至6752例,一周增长153.74%;检测阳性率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1日-4月27日波动增加,4月27日为4.4%。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图片来源:国家疾控中心
各省份报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量从2022年12月19日的最高189万波动下降到4月27日的1.7万,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在12月22日达高峰(33.7万、21.3%)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1日-4月27日波动增加,4月27日阳性数为249例(阳性率为1.5%)。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图片来源:国家疾控中心
临床医生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即“感染人数自4月中旬起渐进式增加”。据彭劼统计,目前,其所在医院门诊每天大概有70多个发热病人,其中约50个为新冠阳性,50个阳性患者中约有30~35个是首次感染,15~20个患者为再次感染,其中大多数患者的首次感染时间为去年12月,包括个别医护人员。
彭劼称,目前判断患者是否为首次感染仍以患者口述为准,考虑到部分患者首次感染为无症状或没有进行过核酸/抗原检测,首次感染患者人数或有偏差,再次感染患者人数可靠性较高。
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市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对记者透露,“最近(临床的新冠感染率)确实增加了,约90%是初阳,不到10%是二阳”,不知道未来几天阳性人数是否会更多。
“二阳”症状普遍更轻,脆弱人群可考虑接种疫苗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4月以来,钟南山、吴尊友、张文宏等多位传染病专家就新冠二次感染公开发表观点,其中张文宏呼吁“做好药物储备应对二次感染”,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并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
上文提到的两位临床医生均对记者表示,二次感染的患者症状普遍要轻于首次感染,比如持续的时间更短,发烧的热度更低,但也不排除个体差异导致的特殊情况。
对于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抗病毒药物仍是治疗首选;对于普通人群,没有必要使用新冠抗病毒药物,可以适量储备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如解热镇痛、止咳化痰药物、抗原试剂等。
彭劼表示,现在新冠疫情还在流行,公众不能对新冠感染放松警惕,要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比如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开窗通风透气,去公共场所或密闭环境继续佩戴口罩等。另外,距离上次新冠感染已满6个月的人群,可以考虑接种第四针新冠疫苗。
“很难说是哪个单一的因素导致了二次感染,但免疫力是最重要的。”彭劼告诉记者,对于此前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半年之内,其体内的中和抗体理论上能对新冠病毒起到交叉免疫的作用,但如果该个体体内的抗体水平下降比较快,新冠病毒载量比较高或者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劳累,都可能形成合力导致个体再次感染新冠。
不过,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和“秘方”可以直接提高人体免疫力。彭劼称,提高免疫力的最好办法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过于焦虑、劳累,尤其是年轻人不要连续加班加点,要调节好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刷手机。
“建议大家正面和科学地看待现在的新冠感染问题。”彭劼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2521

帖子

1万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900
 楼主| 发表于 2023-5-6 15: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阳”只需对症治疗
应该不会大面积感染
无独有偶,不少人在这个假期经历着“抗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科主任吕芳芳主任医师介绍,其实从去年年底那波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到现在,陆续有阳性患者来就诊。“阳性多为此前没有感染过的人,‘二阳’的主要是回国人员或者与国外回来人员有接触的人。”
“总体不是很多,但是近期有增多的趋势。”症状以发热、咽喉疼痛等为主,人群以年轻人和老年人为主。
吕芳芳认为,目前本土检测到新冠的变异株,比如,XBB,在这种情况下,此前阳过的患者确实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但我觉得,不会像之前那样,出现大规模感染。另外,即使再次感染,也不用过分担心,对症治疗即可。”
已经阳过的人群是否需要做抗体检测,来看看自己体内是否有抗体?
“我觉得没有必要,即使体内有抗体,也不能保证就一定不会被感染。因为变异的病毒可以逃避抗体的中和作用。”吕芳芳说。
关于疫苗的接种,她依然很坚持。“新冠疫苗可能没办法完全预防感染,但却可以降低重症的发生率,这很关键。”她表示,接种疫苗的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吸入式、注射式都可以,“交叉接种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最好还是选择灭活疫苗。”
在她看来,经过年前那一波大面积感染后,人体的免疫屏障已经建立。所以这次“二阳”不需要过度焦虑,“我们相信不会有大面积感染。”
但是,防疫这根弦千万不能松懈。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和通风,至于口罩的佩戴,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比如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环境、没有感染过新冠的人、医院就诊等,可以佩戴,降低感染的概率。
“二阳”患儿不多
还需警惕诺如、轮状等其他疾病
除了成人,更糟心的还是儿童的“二阳”。
从浙大儿院了解到,目前“二阳”患儿并不多,主要是免疫力低下、有严重基础病患儿,比如白血病儿童。
感染科主任黄丽素副主任医师介绍,“二阳”感染症状和第一感染症状相似,但是程度相对而言比较轻,但具体症状有一定个体差异性。儿童和成人还是有些区别的,成人感染以高热、头痛、身体酸痛、乏力、腹泻、胸痛、咽痛为主,味觉丧失等。儿童感染后主要有高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部分儿童可能会出现腹泻症状。国外报道中显示,XBB.1.16可引起儿童眼睛发痒、发红,造成结膜炎,目前院内接诊的新冠儿童暂未发现此类症状。
XBB.1.16毒株在我国于2023年4月15日首次被监测到,截止至4.22日共监测到42例,目前流行趋势尚属于低发水平,因为传播性更强,仍需大家提高警惕,做好防护。
一般而言,家里的孩子一旦“二阳”,家长就会火急火燎地往医院赶。在黄丽素看来,如果发现孩子“二阳”,家长评估孩子是否属于高危风险患儿,如免疫力低下、有严重基础病、出现高热抽搐等可能重症化可能时建议及时就医。如果是一般的发烧症状,在家里自行隔离服药治疗即可。
眼下,其实除了新冠之外,正是诺如、轮状、甲型流感、腺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疾病高发的时段,还需警惕。“因为其症状与新冠感染症状有相似性,可能会给大家造成一定混淆。”
所以黄丽素建议,家长溜娃的时候,尽量避免人群聚集,还是药佩戴好口罩,勤洗手,降低病毒传播几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3016

帖子

91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133
发表于 2023-5-10 10: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阳不阳的还重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2521

帖子

1万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90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0 14: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老人和体弱多病者而言,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30

帖子

862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862
发表于 2023-5-15 09: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兔子的那些事儿

GMT+8, 2024-6-17 17:12 , Processed in 0.0496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