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扯一扯气候变化(问题解决了,更新了)

[复制链接]

2

主题

34

帖子

31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3154
 楼主| 发表于 2021-8-7 14: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有三个地质记录,第一个是深海沉积,第二个是极地的冰芯,第三个是我们中国的黄土沉积(以黄土高原为代表),这三个被称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三大支柱”,或者说三把标尺
不管是印度洋,太平洋还是大西洋,这么多年里在深海沉积了厚厚的沉积物,所以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现在,依然有大量的深海钻探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是国际合作,中国高校研究所里面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科院地质所,以及青岛几个隶属于中科院系统、自然资源部系统的海洋研究所都在积极参与这些大洋钻探的国际合作项目,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考虑这几个单位。



极地冰芯是属于极地科考项目,因为近几个百万年来,极地冰盖不曾融化过,每次的降雪都厚厚堆积在极地,长年累月变成了冰盖,记录了沉积以来的气候演化,所以各国在极地科考项目里,打冰芯是最重要的一环,它的分辨率极高,通过属纹层,据说可以达到年际分辨率。但是时间跨度比较小,没有深海沉积物和黄土那么长。捡陨石也是特别重要的工作哦,南极是地球上陨石最富集的地区,南极哪个啥啥山,记不清了,有大量的陨石,可以研究宇宙演化方向,所以世界各国南极项目都会有个“陨石小队”。我国南极工作开展得较晚,陨石收集的数量甚至还没有小日本多,幸好我们现在每年都有好多人参加南极科考,每年带回来的陨石数目也很可观的。据我所知有南极科考项目的有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极地中心,自然资源部几个研究所,南大,吉大据说也有,我本来也有机会去南极的。。。但是单位。。哎不说了。。。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黄土沉积了,这是中国在地质领域最大的贡献之一,多亏了我们的“黄土之父”——刘东生先生。是他把我们的黄土堆积摆到全世界的面前,让全世界认识到我们的黄土有多么重要。(刘先生的学生们大多都成了院士,包括丁大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2

帖子

291

积分

特别会员

积分
291
发表于 2021-8-7 16: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面包就咸菜 发表于 2021-8-7 14:39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有三个地质记录,第一个是深海沉积,第二个是极地的冰芯,第三个是我们中国的黄 ...

明白了,谢谢。
只有天空是我们的极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

帖子

31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3154
 楼主| 发表于 2021-8-7 16: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任何区域性的地质记录,比如说湖泊沉积,沼泽沉积,年轮,石笋等等等等记录,拿到数据后都必须和深海沉积物、南极冰芯或者黄土沉积去对比,对的上了才能说我这个记录的是全球气候记录,否则就只能说是局地的气候记录,这个就是“标尺”的含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61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196
发表于 2021-8-7 18:55: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奇海客 于 2021-8-7 19:01 编辑

这个图可以去打脸环保裱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770

积分

特别会员

积分
1770
发表于 2021-8-7 20:2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催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

帖子

31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3154
 楼主| 发表于 2021-8-8 15: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就将地表的黄土与沙尘暴联系起来(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班固,《汉书》)。19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探险热”,国外的“探险家”们就对中国地理、山川和文物古迹做了许许多多的“研究工作”。德国人李希霍芬、俄国人帕夫林诺夫、格拉西莫夫等“考察”完后就对中国黄土的成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初期的研究,对黄土沉积的成因提出了“水成论”与“风成论”两个理论,也就是水冲出来的还是风刮过来的。当然我们现在知道了,绝大部分黄土沉积是东亚冬季风在冰期时吹过来的,少部分黄土在沉积后被河流给改造了。

        大家如果有去过陕西、山西等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话,尤其是在那边搞过建筑工程挖过黄土的话,肯定会见过。在黄土高原上,黄土沉积并不是很简单很单一的明亮浅黄色的土,中间会有棕红色的条带状的沉积夹层。

        我国科学家对它们首先用物理、化学还有生物学方面进行研究,发现,浅黄色的黄土层代表的是寒冷、干燥时期的堆积,而棕红色的地层,有大量的代表温暖、湿润气候的信息,于是将其称为“古土壤”。

        上世纪80年代,刘东生先生抱着一包黄土,跑到了瑞士苏黎世,找到了古地磁实验室的Heller教授(为啥?因为我们穷啊。。。没有仪器) 问Heller,能不能给我们的黄土也测测古地磁?Heller有点懵,都是搞岩石的做磁学研究,这玩意儿也能做?刘先生说,要不做做试试吧。于是乎,一门学科诞生了。。。。

        刘先生用来自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的黄土,做出来的磁化率数据,与来自大西洋深海沉积物里的氧同位素,完美的对应上了。。。。。证明了我国黄土沉积,记录了全球的冰期-间冰期的变化。冰期时,全球气温下降,气候变冷、干旱,来自西伯利亚的冬季风强烈的,将中国西北、蒙古等地干旱区地表上的碎屑吹到了今甘肃、陕西、山西甚至更东一带沉降下来,积年累月,形成了广袤的黄土高原。间冰期时候,气候温暖、湿润,冬季风没有那么强势,夏季风携带来自太平洋的水汽来到了中国西北,带来了温暖的气候与大量的降水,植物繁茂,植物、动物共同的改造,将地表顶上的黄土改造成了棕红色的土壤层。当冰期再次来临,强烈的冬季风再次统治大地,黄土高原上植物死亡,动物逃窜。冬季风带来的沙尘大量沉降,掩盖了之前改造出来的土壤地层,如此循环往复,就形成了黄土高原上,亮黄色的黄土地层与棕红色的古土壤层一层叠一层的现象。

        中国的黄土-古土壤地层是有底界的,底下是以前称为“第三纪红粘土”的暗红色粘土堆积。后来的研究表明也是风吹来的,但是它的颜色和其他性质与黄土沉积截然不同,是在气候非常温暖、湿润的情况下形成的,两者代表着一次剧烈的气候变化。刘先生的研究也确定了黄土的底界年龄为2.4 Ma,也就是240万年前形成的,随后我国科学家用更精确的研究将年龄定在2.58Ma,并向国际提出,将第四纪的底界年龄定在2.58Ma。彼时国外话语权还是很强的,国际认定的是以意大利的地质记录1.8Ma为准。此时大家可以返回一楼,看看Zachos画的图里面,代表更新世(世是比纪更细化的年代单位,就如同米和分米一样,第四纪被细分为更新世、全新世)底界的年龄是不是1.8Ma。不过随着后来在中国黄土一个接一个重量级的研究结果面世,国际也逐渐承认了以我们的地质记录为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

帖子

315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3154
 楼主| 发表于 2021-8-8 15: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年,刘东生先生与航天科学家王永志先生共同获得了那年的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是目前我国地质学家里获得的唯一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2

帖子

881

积分

特别会员

积分
881
发表于 2021-8-9 09: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 赞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3040

帖子

93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367
发表于 2021-8-9 09: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手一抖金币带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19

帖子

2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258
发表于 2021-8-9 22:5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逼中国。卧槽朝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兔子的那些事儿

GMT+8, 2025-1-11 19:54 , Processed in 0.0578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